10月12日,成都市召開推進垃圾分類和“廁所革命”工作現場辦公會。據悉,目前,成都2個市級餐廚垃圾處理項目資源化利用500噸/日,13個社會企業(yè)自營項目資源化利用800噸/日,無害化填埋或焚燒約900噸。
據統計,成都市有餐廚垃圾產生單位約4.8萬家,每天產生餐廚垃圾約2200噸。在處置過程中,如果將餐廚垃圾混入生活垃圾,由于其水分含量高,滿足不了焚燒發(fā)電的發(fā)熱量要求,反而會致使焚燒爐燃燒不充分產生有毒物質;進行填埋時也會因為餐廚垃圾高水分、高油脂、高含鹽量的滲濾液,增加處理難度。
為提高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、無害化處理水平,成都制定出臺一系列法規(guī)及文件,構建統籌協調的餐廚垃圾政府有組織收運和社會收運工作模式,建立“集中規(guī)?;?分布小型化”“政府規(guī)劃建設運營+社會企業(yè)自主建設運營”的處理模式,強化源頭減量,試點城市綜合體前端獨立處理餐廚垃圾,進行就地處理減量;在3677家餐廚垃圾產生單位試點推廣餐飲服務單位前端“油水渣”分離,減量達44.7%。
根據《成都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(2018-2020年)》,到2020年底,成都將建立健全四分類收集運輸處理體系,實現餐廚垃圾處理能力1000噸/日以上,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量1.8萬噸/日以上,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。